您所在位置: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 公共科目 >

2020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备考:揭开“因果文段”的庐山真面目

2019-09-28 10:26:55 来源:中公吉林基层考试网

吉林基层考试网为了方便同学更好地了解军队文职考试项目,本栏目特为大家提供了吉林省内军队文职相关的备考资料。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军队文职备考资料,了解更多军队文职考试资讯,找到更多军队文职志同好友,获得更多军队文职课程,吉林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也可关注吉林文职人员考试信息微信公众号:jlwzryks

考试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在线咨询
点击加群 微信备考 考试题库 辅导课程

在考试中,因果文段分为两种行文脉络,一个是“分析阐述-得出结论”,另一个是“分析阐述-得出结论”。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具体题目给各位考生进行详细介绍,说明不同行文脉络应该如何寻找相对应的主旨。

呈现方式一:分析阐述-得出结论

【例题】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用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

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

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文段第一句话介绍现在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同时政府的舆论压力也变大了。第二句进行总结,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应对舆论的新方式。题干并没有进行不同时期舆论宣传的对比,不选B;文段重点强调的市面对当前的状况,提出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分析原因,不选C;“通信技术发展”不是文段重点讨论的对象,不选D。文段重点就是最后一句话的结论。所以,A项正确,当选。

呈现方式二:分析阐述-说明事实

【例题】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其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分析】文段第一句说明莫高窟选址的特点以及其传递的思想,第二句提及莫高窟洞窟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意思是不同季节,莫高窟都不会被影响,第五句“正因如此”后面说明莫高窟保存完好这一事实。综上,可以知道文段侧重在说莫高窟为何可以保存完好至今。所以,文段的同义转述即为C项。

根据中公教育专家上述具体介绍,考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反复琢磨,掌握相关的技巧,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加这部分的准确率。

>>>大家都在看<<<

编辑推荐吉林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备考编辑推荐吉林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

编辑推荐吉林军队文职模拟试题备考编辑推荐吉林军队文职面试辅导备考

微信
吉林文职人员考试信息
jlwzryks
QQ群
吉林中公公考资讯为您服务
jlgkoffcn
管家号
微信群请加微信号
jlzhoffcn001

编辑推荐吉林军队文职考试群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吉林基层考试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jlwzryks,关注【吉林文职人员考试信息】,招考咨询全get,获取备考资料。

热门推荐
【军队文职】辅导课程 2020军队文职刷题小程序 【刷题指南】军队文职专业技能岗考什么 2019年军队文职·补录资料
公告提醒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